“14樓住院案”將于9月9日宣判,在此關(guān)鍵節(jié)點前,他信突然出走。


“14樓住院案”被視為決定他信政治前途的重要裁決,也是自8月以來影響他信家族及其為泰黨政治命運的第三起法律案件。此前兩起分別是他信本人所涉的“冒犯君主案”和其女兒佩通坦的“通話門”事件。


9月4日,他信乘飛機離開泰國。次日,他在社交媒體上稱,原計劃前往新加坡接受身體檢查,但由于曼谷海關(guān)延誤,不得不轉(zhuǎn)飛往迪拜。他同時承諾,將在9月8日返回泰國,到最高法院聽取“14樓住院案”的判決。據(jù)央視新聞報道,他信已返回曼谷,將于9日聽取法院判決。


他信曾任泰國總理,其家族被稱為他信家族(欽那瓦家族)。長期以來,該家族走出多名總理,在泰國政壇擁有深厚政治影響力。他信的崛起被認為觸動了保守勢力的利益,多年來遭遇兩次軍事政變和多次法律圍獵,卻依然能卷土重來。


如今局勢似乎不同往日。泰國輿論認為,隨著佩通坦因“通話門”被裁決解職,為泰黨在新總理選舉中失利,他信家族的影響力正逐漸下降。目前,他信在“14樓住院案”宣判后的動向難以預料;而此次裁決是否意味著他信家族將逐步淡出泰國政壇,也懸而未決。


當?shù)貢r間2025年8月22日,泰國曼谷,泰國刑事法庭當天以“證據(jù)不足”為由,駁回了對前總理他信涉嫌冒犯君主罪案的指控。圖/IC photo


三項指控


“14樓住院案”源于他信在2023年回國后,因三項腐敗指控被最高法院判處8年監(jiān)禁,卻很快獲得泰王特赦,刑期減為一年。但他并未真正入獄,而是以健康為由被轉(zhuǎn)至醫(yī)院治療,并在約半年后獲釋。外界質(zhì)疑其“健康理由”是否合理,因而案件重回司法審查。泰國最高法院已要求他信于9月9日在泰國聽取判決,其裁決結(jié)果可能導致他重回監(jiān)獄。


除了“住院案”,他信近期剛擺脫另一項指控——冒犯君主罪。該指控源于他2015年接受韓國媒體采訪時表示,“宮中某些人物”和泰王顧問機構(gòu)樞密院一手策劃了推翻他信妹妹英拉的軍事政變。8月22日,泰國刑事法庭以“證據(jù)不足”駁回該案,被視為他信暫時平穩(wěn)過一關(guān)。


然而,他信女兒佩通坦未能挺過“通話門”的難關(guān)。今年6月18日,一段她與柬埔寨參議院主席洪森討論泰柬邊境局勢的錄音外泄。36名參議員隨后提請憲法法院調(diào)查佩通坦是否違反憲法相關(guān)規(guī)定。


憲法法院于7月1日以9比0的表決結(jié)果正式受理請愿,以7:2的表決結(jié)果暫停佩通坦總理職權(quán),最終在8月29日以6比3的表決結(jié)果正式裁定她違憲并解除其總理職務。


憲法法院的投票比率從受理到暫停再到判決逐步變化,正如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所言,其反映出法官群體內(nèi)部的猶豫與權(quán)衡;但最終的嚴厲判決也透露出,憲法法院維護保守勢力權(quán)威的立場。


周士新指出,在泰國,憲法法院代表的是以王室與軍方為主的保守勢力。不過,憲法法院雖終止了佩通坦的總理職務,但并未隨之限制其未來參政資格,她未來仍可能參與選舉,顯示當時他信勢力與保守勢力之間的博弈留有一定空間。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安全與國際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蒂蒂南·蓬蘇迪拉克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表面上看,佩通坦的離開,是這通電話錄音所致,但其實是她的政治根基薄弱。佩通坦執(zhí)政一年缺乏標志性成績,“通話門”更凸顯她資歷尚淺、缺乏政策經(jīng)驗,加深了外界對其難以勝任總理工作的質(zhì)疑。


“更關(guān)鍵的是,他信過去數(shù)年間在政壇上樹敵不少,這些勢力一直伺機削弱佩通坦政府的穩(wěn)定,在‘通話門’事件爆發(fā)之前就有人希望拉佩通坦下臺。”蓬蘇迪拉克說。


當?shù)貢r間2025年9月7日,泰國曼谷,泰國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已批準任命阿努廷·參威拉軍為泰國新總理。圖/IC photo


政治角力


對他信家族而言,像上述這樣的法律麻煩并不陌生。


法律被視為泰國政壇斗爭的“利器”之一。公開資料顯示,泰國1932年實行君主立憲制以來,國王名義上不掌管政務,但實際影響力巨大。軍隊實際上依附于王室,獲得了一定的政治影響力。而泰國法律機構(gòu)的法官大多數(shù)由王室樞密院和上議院指派產(chǎn)生,這就自然地使法律機構(gòu)和軍方站在了反他信的共同陣線上,由此形成了主要由王室、軍方、法院和?;逝傻葮?gòu)成的保守勢力。


“在泰國政壇,民眾的選票無法起決定性作用,不是政黨軟弱,而是其力量被削弱了。真正的權(quán)力掌握在憲法法院、選舉委員會和反腐委員會之中,而這背后是當權(quán)的?;逝??!迸钐K迪拉克說?!斑^去20多年,泰國政局一直極不穩(wěn)定。守舊派與既有權(quán)力中心不愿移交權(quán)力,也不愿與選舉勝出的政黨妥協(xié)。強大的軍隊、君主制、司法體系與官僚機構(gòu),對本就薄弱的民主制度形成了長期制衡。”

憲法法院的作用尤為突出。新加坡尤索夫伊沙研究所泰國研究項目的訪問學者納蓬·賈圖斯里皮塔克指出,憲法法院的裁決往往與建制派(保守勢力)的利益大體一致,這與憲法法院的身份定位和構(gòu)成相關(guān)。


納蓬說,保守勢力將其視為“道德先鋒,保護泰國的核心機構(gòu)不受其所認為的過度民主之害”。但正是這種身份,而非法治原則,成為憲法法院合法性的主要來源,也成為其干預泰國政治的理由。更重要的是,現(xiàn)任及歷任法官大多由保守派政府任命或延長任期,“這意味著法院在裁決中傾向于維護既得利益集團,這一點早已嵌入其基因之中?!?/p>


這一點,他信家族深有體會。憲法法院累計已五次罷免與他信勢力相關(guān)的總理:從2008年他信盟友沙馬在擔任總理期間因主持電視烹飪節(jié)目獲少量報酬被判違憲免職,到頌猜(他信妹夫)、英拉(他信妹妹)被裁定違憲,再到過去一年他信勢力代表賽塔與佩通坦相繼下臺。


除此以外,泰國憲法法院還多次解散與他信勢力有關(guān)的政黨:2007年,憲法法院以選舉舞弊為由解散了他信創(chuàng)辦的泰愛泰黨。隨后,其支持者又組建了人民力量黨,但該黨也在一年后因同樣理由被憲法法院解散。2019年,他信陣營的泰護國黨因提名一位公主作為總理候選人,被裁定“有損君主立憲制”而遭到解散。


他信勢力以他信家族為核心。自2001年以來,其家族勢力及其創(chuàng)建或關(guān)聯(lián)的政黨憑借草根政策贏得底層支持,在過去多次選舉中表現(xiàn)出強大的動員力,并建立了外界所知的民選政府。然而,這一勢力被視為對現(xiàn)有體制格局的沖擊,保守勢力與他信家族長期博弈,他信本人一度流亡海外。


2023年,他信勢力代表的為泰黨與代表保守勢力的政黨組建政府,他信也結(jié)束了15年流亡重返泰國,被解讀為他信與保守勢力之間達成了某種“和解”,但這種“和解”極為脆弱。有分析指出,保守勢力隨時可動用法律工具,以削弱他信勢力的政治力量。


《曼谷郵報》等泰國媒體形容,這種現(xiàn)象已形成泰國政壇所謂“法律戰(zhàn)爭”的政治策略,成為保守勢力無需發(fā)動軍事政變即可推翻政治對手的主要工具。不僅他信家族和為泰黨接連遭到法律打擊,主要反對黨人民黨的前身遠進黨及未來前進黨也遭法院裁決解散。人民黨黨首納塔蓬曾將其稱為“司法政變”。

退出政壇?

泰國政壇的格局變化,加劇了他信家族的困境。就在他信9月4日離境幾小時后,泰國國會投票選舉自豪泰黨的阿努廷為新總理,而為泰黨推舉的77歲資深政治人物猜格森敗北。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員、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許利平對新京報記者說,這無疑是對他信家族影響力的一次沉重打擊。

阿努廷與人民黨結(jié)成政治聯(lián)盟,其勝選被視為雙方妥協(xié)的結(jié)果。按照協(xié)議,阿努廷要在上任后4個月內(nèi)解散國會下議院以便舉行大選。許利平指出,這意味著阿努廷組建的是一個臨時過渡政府。但即便是這樣短暫的執(zhí)政窗口,阿努廷仍要把握,因為他希望借助總理職位掌握全局,利用行政資源為其所屬自豪泰黨服務。更重要的是,他將負責解散議會并組織下一屆大選,從而在大選籌備中占據(jù)有利位置。

相較而言,為泰黨的處境更為艱難。據(jù)《曼谷郵報》報道,為泰黨未能提出關(guān)鍵政策、無力應對經(jīng)濟挑戰(zhàn)、邊境緊張局勢再現(xiàn),都在削弱公眾對該黨的信任,為泰黨的支持率處于歷史低位,已有多名議員出走,面臨著下一屆大選贏得不到100個席位的風險。納蓬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由于未能向其核心支持者兌現(xiàn)切實的經(jīng)濟政策承諾,欽那瓦家族(他信家族)已經(jīng)后繼乏力。”

在此情形之下,他信的離境動向尤為引人關(guān)注。他信曾承諾于9月8日返回泰國,并于9日聽取“14樓住院案”的裁決。雖然他信如期返回泰國,外界預計他將聽取判決,但其在判決后的去向與動向仍充滿不確定性。

對許多泰國人而言,這一幕似曾相識。2008年他信同樣在面臨法律訴訟時宣稱“很快歸國”,結(jié)果卻在短暫返國后選擇長期流亡海外。這一先例,使外界對他本次的承諾報以懷疑。

按照《曼谷郵報》的說法,如果他信此次聽取法庭判決并接受裁決,表明他有意留在泰國,盡管這樣的結(jié)果可能會削弱他的政治影響力,對他本人和為泰黨的長遠發(fā)展有所影響。相反,如果判決結(jié)果不利,他信很可能長期滯留海外,繼續(xù)在海外從事政治活動。


具體情境更加復雜。泰國博仁大學法學院院長、副教授賈德·多納瓦尼克指出,如果最高法院裁定他信有罪,他須服滿剩下的一年刑期。他信可能會尋求居家監(jiān)禁,從而繼續(xù)施加政治影響。但如果最高法院認定將其原本8年刑期減為1年的過往赦免是以虛假理由獲得的,赦免可能會被撤銷。這將迫使他信服滿原刑期,也可能迫使他再度流亡海外。

《曼谷郵報》稱,無論最高法院判決結(jié)果如何,他信家族的公眾信任與聲望已難回往昔高點,為泰黨的支持率同樣面臨持續(xù)下滑。但他信是否會真正退出政壇仍存疑問,其一貫的執(zhí)著性格顯示,他并不會輕易放手。


新京報記者 朱月紅

編輯 陳曉舒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