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距首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開幕僅剩1天,在被譽為“冰絲帶”的北京國家速滑館,相關準備工作已進入最后階段。來自全球五大洲16個國家的280支代表隊,500余臺人形機器人將在此展開26個賽項,538個比賽項目的競技對決。新京報小記者深入賽場,搶先直擊這場科技與運動交融的賽事。
8月13日,北京國家速滑館已進入最后備戰(zhàn)狀態(tài)。 王嘉 攝
國家速滑館室外足球賽訓基地內,清華大學與中國農業(yè)大學的5v5人形機器人足球隊預選賽成了場內焦點。訓練區(qū)內,清華大學火神隊的5臺機器人正模擬攻防陣型,關節(jié)轉動靈活,帶球、傳球動作流暢;中國農業(yè)大學山海隊的機器人則專注于射門練習,機械臂不斷校準擺動角度,力求精準。這場“人機足球賽”有何看點?新京報小記者在比賽間隙采訪了這場預選賽的裁判和隊員。
清華大學與中國農業(yè)大學的5V5機器人足球賽正在模擬演練。新京報小記者于子悅 攝
場邊,來自北京體育大學的翁健春作為此次比賽的裁判,詳細解答了小記者們的疑問?!叭诵螜C器人足球賽的裁判標準和人類賽事大不相同?!蔽探〈褐钢鴪龅厣系臋C器人解釋,“我們不僅看進球是否有效,更要評估機器人的動作完成度、群體協(xié)作流暢性,比如傳球時是否出現(xiàn)信號延遲,攻防轉換時有沒有不必要的碰撞。”翁健春說道。
“這些機器人用手柄操控還是全程由它們自己踢?我在現(xiàn)場看到了有人帶著手柄。”來自北京第二實驗小學通州分校的小記者郭展辰關注到這一細節(jié)向裁判提問道。翁健春透露,這次比賽會重點觀察兩隊在“全自主決策”上的表現(xiàn),“沒有人工干預,全程由AI操作,僅在中場休息時用手柄將其操作到指定位置;比賽過程中,機器人需自主決策,根據(jù)場上情況實時調整戰(zhàn)術,這也是核心評分項之一?!?/p>
隨著裁判一聲令下,兩支隊伍各5名機器人依次入場,迅速找到各自站位,隨即朝著場中足球發(fā)起追擊。不同于人類賽事里的全力狂奔,人形機器人的足球賽像是被調慢了節(jié)奏,它們邁著沉穩(wěn)的步子,執(zhí)著地向足球靠近。機械軀體相撞時,金屬摩擦的噼里啪啦聲、倒地的厚重聲響,交織成賽場上別樣的熱烈。這些一米多高的小家伙歪著頭挪動雙腳的姿態(tài)憨態(tài)可掬,碰撞后疊成一團的樣子,惹得場邊觀眾們笑聲不斷,興致高昂。
中國農業(yè)大學山海隊隊員婁凡接受采訪時說:“上半場的比賽挺驚險的,我們只贏了一個球。這是第一次打5v5的比賽,比3v3難一些。對方的阻擋球員比較多,我們機器人的優(yōu)勢是穩(wěn)?!彪S著比賽進入尾聲,兩隊機器人展開帶球突破、攔截搶斷、起腳射門等激烈對抗,金屬碰撞聲與程序提示音交織。
新京報小記者主動挑戰(zhàn)“鋼鐵乒乓君”。 王嘉 攝
外圍賽區(qū)的機器人活動同樣豐富。有機器人打乒乓球、機器人投籃等。“這個機器人最難的部分還是主體,因為制作一個機器人是要先設計,‘從0開始’每一步都不能出錯。”河北科技大學的大二學生姬曉洋解釋道。
同時外圍區(qū)域也有一些應用機器人,比如自助飲料機。小記者們品嘗了由機器人操刀完成的飲品,“我覺得很有趣,尤其是我們可以看著機械臂制作飲料的過程,感覺飲品都更甜了?!?/p>
新京報小記者張皓凱(海淀區(qū)實驗小學大興分校四年級5班)
王梓諾希(豐臺區(qū)怡海小學五年級4班)
李睿蕓(海淀區(qū)實驗小學大興分校五年級5班)
王奕皓(東城區(qū)府學胡同小學五年級8班)
于子悅(東城區(qū)史家實驗學校五年級8班)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