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沙金首飾銷售亂象。圖/央視財經新聞截圖
“花小錢戴出大牌首飾的即視感,視覺效果堪比黃金?!苯眨胍暺毓饬松辰鹗罪梺y象。
據(jù)報道,出廠價僅10元的沙金首飾,經過轉手,售價可飆至上百元。令人擔憂的是,部分首飾鎳釋放量超標上千倍,長期佩戴有可能引發(fā)皮膚瘙癢、紅腫等過敏癥狀,對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作為黃金飾品的平價替代品,沙金首飾本可憑借親民價格、多樣款式,滿足大眾日常配飾需求,但如今,不良商家卻將其當作一味牟利的工具,甚至因此成為“健康殺手”。
不難想象,沙金生產環(huán)節(jié)之所以會出現(xiàn)鎳元素超標千倍的成品,源于部分小作坊在一味牟利的沖動下,全然無視國家標準,在原材料中肆意添加有害金屬。
在銷售環(huán)節(jié),商家則刻意混淆概念,把普通合金包裝成“越南沙金”,謊稱“與黃金成分相同”“永不褪色”,靠虛假宣傳誘導消費者買單。
這種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鏈條違規(guī),不僅直接損害消費者權益,嚴重擾亂飾品市場正常秩序,更已威脅到了公眾健康安全。
沙金首飾亂象,一方面源于飾品行業(yè)準入門檻低,監(jiān)管難度大。眾多小作坊、小商家分散生產、經營,監(jiān)管部門難以做到全面覆蓋、實時監(jiān)控。且飾品檢測標準繁雜,對于一些新興的所謂沙金飾品,相關標準滯后也讓不法商家有機可乘。
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沙金首飾認知不足,易受低價和商家宣傳蠱惑,缺乏對產品質量的辨別能力,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沙金售賣的泛濫。
對于已然濫賣成風的沙金,亟須著手整治。源頭上,監(jiān)管部門可嚴查生產企業(yè)資質,加大對無證小作坊的整治力度,徹底切斷“有毒首飾”的生產鏈。
與此同時,也要完善飾品質量檢測標準。針對沙金特性細化鎳釋放量、材質成分等指標,建立常態(tài)化抽檢機制,對違規(guī)行為依法嚴懲,通過高額罰款、吊銷執(zhí)照等方式提高違法成本。
而針對網店、直播帶貨等主流銷售渠道,監(jiān)管需要更具針對性。電商平臺要嚴審商家售貨資質,強化直播內容監(jiān)管,對使用“足金質感”“永久保色”等話術的主播加強監(jiān)管。
同時,也有必要設立相關品類的商戶“黑名單”,限制其經營資格,堵上線上漏洞。此外,還需及時向消費者科普沙金的成分及劣質沙金飾品的健康危害,提升消費辨別力。
其實,只要嚴控質量標準,價格親民的沙金類首飾完全可以既有顏又安全,在飾品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關鍵在于形成良性有序的產銷監(jiān)管鏈條,摒除以次充好、虛假宣傳的空間,讓沙金回歸平價飾品的本來面目,尤需避免其成為大眾健康隱患。
撰稿 / 和生(媒體人)
編輯 / 柯銳
校對 /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