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


北京啟動防汛一級應急響應


暴雨肆虐


密云、懷柔等多地降水量突破500毫米


山洪暴發(fā)、道路塌方、村莊失聯……


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面臨嚴峻威脅



截至28日24時,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達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強度出現在懷柔東峪,26日22時-26日23時降水95.3毫米。連續(xù)極端強降雨造成重大災害。


面對嚴峻形勢,各方力量聞令而動,迅速集結,前往搶險救援一線。一臺臺大型機械、一輛輛轉運大巴、一個個堅定身影……各項救援工作正在加速推進。


2000余名武警官兵連夜奮戰(zhàn)

加固堤壩 徹夜未眠


7月28日20時,北京市啟動防汛一級應急響應,一場保衛(wèi)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攻堅戰(zhàn)在暴雨夜打響。


在密云寧村新橋,武警北京總隊千余名官兵連夜展開堤壩構筑大會戰(zhàn)。截至29日8時,官兵們已連續(xù)奮戰(zhàn)12小時,累計搬運沙袋10萬余袋,成功構筑起1100米防洪堤壩。


隨著密云水庫啟動泄流,潮河下游水位持續(xù)攀升。29日凌晨,武警第一機動總隊某支隊火速馳援,緊急調集60余臺(套)重型裝備,包括挖掘機、裝載機、照明車等,對潮河兩岸防線進行全面加固。


在搶險現場,某機動支隊正在舉行戰(zhàn)前動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嘹亮的戰(zhàn)斗口號劃破夜空?!巴緜冇袥]有信心?”指揮員鏗鏘發(fā)問。“有!有!有!”官兵們應答聲響徹云霄。


他們是逆行者

徒步挺進失聯斷路村


7月26日晚,武警北京總隊機動某支隊15名官兵接到任務,要挺進密云區(qū)斷水斷路斷通信的馮家峪村。為了早點打通救援通道,官兵們徒步急行軍13公里,翻越2座海拔200米的陡峭山峰,涉過3條湍急河流,為該地恢復衛(wèi)星通信,并將80余箱生活物資送達馮家峪村災區(qū)受困群眾手中,成為首支抵達該災區(qū)的救援部隊。


懷柔區(qū)琉璃廟鎮(zhèn)也因持續(xù)強降雨遭受嚴重災情,道路基礎設施損毀嚴重。在現場,記者看到前往琉璃廟鎮(zhèn)受災嚴重村落的進山之路異常艱難。途中,多處道路被山洪完全沖塌,成為絕壁,截斷了救援隊伍前進的方向。懷柔消防救援力量背著干糧和水挺進老公營村,為災區(qū)送上斷路后的第一批物資。


他們是先鋒隊

架起絕壁上的生命通道


在懷柔區(qū)碾子灣村,因橋梁被沖斷消防員徒步6公里涉水進村,利用樹木和繩索架設臨時通道,成功轉移被困游客。“現在看到希望了!”被困游客在看到消防員的那一刻哽咽了……


7月27日,海淀區(qū)消防增援力量趕赴琉璃廟鎮(zhèn)草場村、魚水洞村、黃土梁村等受災村落。


由于山洪沖毀道路,多處形成絕壁,救援人員架設繩索系統,背負行動不便的老人、兒童和傷者通過險段。經過37小時連續(xù)奮戰(zhàn),至28日中午12時,成功轉移105名被困群眾。其中,隊員們或合力抬輪椅,或兩人一組抬嬰兒車,成功將包括4個月大嬰兒在內的受困人員全部轉移至安全地帶。


他們是擺渡人

機械與人力齊上陣


29日凌晨,在平谷區(qū)鎮(zhèn)羅營鎮(zhèn),武警官兵搭建人梯接力托舉,將輪椅老人安全轉移,共救出190余名受困群眾。


平谷區(qū)金海湖鎮(zhèn)靠山集村養(yǎng)老驛站因積水嚴重,42名在此居住的老人被困,當地立即展開救援。靠山集村黨支部書記劉鐵成表示,用了4臺鏟車將近3個小時才把老人轉移出來,都是八九十歲的老人。這些老人被臨時安排在村委會,臨近中午,當地調來車輛將老人們轉移到條件更好的地方安置。


搶險救災仍在繼續(xù),那些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身影,將永遠銘刻在這座城市的記憶里。我們會記得武警戰(zhàn)士們連夜筑起的千米堤壩,記得消防員懸索越崖托舉生命;記得他們總能踏平阻隔,抵達最危險的地方,記得他們徒步穿越絕壁送達每一箱物資,記得他們在災難中無怨無悔的身影……


暴雨驟降,在一個個不眠的夜晚,北京這座城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在全速運轉,盡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向所有逆行者們致敬!向所有在風雨中守護北京的每一個人致敬!


編輯 劉佳妮

來源:北京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