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7月19日,為期一個月的紫竹院公園第二十六屆竹荷文化展開幕。記者了解到,今年,公園增加了國慶紅、太空蓮、大灑錦等晚花品種,園內荷花花期比往年延長20天左右,預計可持續(xù)到9月中下旬。
市民乘坐游船欣賞荷花。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活動以“竹徑通幽·荷香滿園”為主題,將舉辦文藝演出、文化宣傳、展覽展示、竹荷知識講座等一系列活動,為市民游客提供夏季賞竹品荷的好去處。
今天上午,竹荷文化展開幕音樂會在紫竹院行宮古銀杏樹下舉辦,由國韻民樂團的青年藝術家為大家演出《紫竹調》、《行街》、《花好月圓》等江南絲竹傳統(tǒng)曲目,并邀請海淀實驗中學吟誦團的同學們帶來詩詞吟誦《愛蓮說》。
紫竹院公園,市民欣賞以“竹徑通幽·荷香滿園”為主題的文藝演出。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據(jù)了解,紫竹院公園有“華北第一竹苑”之稱,遍植紫竹、金鑲玉竹、玉鑲金竹、巴山木竹、斑竹等幾十種特色竹種,數(shù)量達百萬余竿,名字中直接出現(xiàn)“竹”字的景區(qū)景點就有十余個,如緣話竹君、斑竹麓、竹深荷靜、江南竹韻、翠筠煙雨等。
夏日里,紫竹院公園荷花渡景區(qū)也格外受游客歡迎。荷花渡景區(qū)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引進荷種,已有50余年的荷花栽培史,由于泥土肥沃、水位溫度適宜,這里的荷花生長得格外繁茂,成為紫竹院公園的一大特色。游客既可在公園南小湖北岸水上蓮花棧橋、北小湖南岸親水平臺上觀荷拍照,也可在白洋淀老船工搖櫓的荷花擺渡上游湖,近距離觀賞荷花。
市民乘坐游船欣賞荷花。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據(jù)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除了往年的白洋紅蓮、舞妃、友誼牡丹蓮、紅芍藥、白芍藥等二十余個特色品種之外,公園又在南北小湖增加了國慶紅、太空蓮、大灑錦等晚花品種。園內荷花花期比往年延長20天左右,末花期預計可持續(xù)到9月中下旬。
同時,公園引進了單灑錦、紅樓、友誼牡丹蓮、粉千葉、春妮等20余種400余盆盆栽荷花,以及紫竹、金鑲玉竹、小琴絲竹、鳳尾竹等9種100余盆盆栽竹點綴園內景區(qū),讓游客可沿路欣賞竹荷。
市民拍攝荷花美景。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竹荷文化展期間,公園還將開展多項文化及科普活動。本周末(7月20日、21日),公園南門內荷風軒文創(chuàng)店內將舉辦“竹徑通幽 畫意天成”畫竹活動,游客可免費參與,畫出自己喜歡的竹子圖案,并在文創(chuàng)店內蓋章留念。本周六(7月20日),公園職工之家內將舉辦竹文化科普活動,現(xiàn)場開展園林互動體驗等。
鏈接 竹荷文化展活動一覽
圖源:紫竹院公園微信公眾號
新京報記者 周依 協(xié)作記者 侯少卿
編輯 白爽 校對 陸愛英 李立軍